Popular Post


【應瑋漢 cwnkent88@gmail.com】在布拉格古典莊嚴的國家博物館裡,一場跨越八千年的對話正悄然展開。國立故宮博物院的「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」特展,9月12日正式揭幕。當人們步入展場,看見〈翠玉白菜〉在燈光下閃耀,彷彿一顆小小的玉石,承載著中國工藝的機巧與生活的詩意,也揭開了臺灣與捷克二十年文化夢想的序幕。捷克國家博物館總館長盧卡其回憶,二十年前初次造訪故宮時,心中便埋下一個願望:讓這些東方瑰寶走進捷克觀眾的眼中。二十年後,當〈翠玉白菜〉與131組文物終於抵達布拉格,他說自己「夢想成真」。作為歐洲少數獲准展出故宮文物的館舍,盧卡其形容這份榮幸如同獲得文化勳章,他更承諾展覽結束後將親自護送文物返台,確保無恙。故宮院長蕭宗煌在記者會上感性提及,2003年盧卡其第一次提出邀請時,條件尚不完備,因而由臺灣博物館先行展出「千面福爾摩沙」特展,自己當時正是臺博館館長。二十年後再度踏上布拉格,他見證的不只是博物館的專業蛻變,更是臺捷文化交流的長遠回響。這一次,捷克國會在2024年通過免司法扣押法案,為故宮文物遠行鋪平道路,也讓歷史的缺憾得到圓滿。

與以往強調帝王收藏的故宮展不同,本次策展團隊選擇「以文物說故事」,將八千年典藏轉化為與日常息息相關的十大主題:從文人的書齋器物,到市井百工的日常;從神鬼傳說的想像,到赤壁懷古的詩意。入口處的清代皇帝畫像與〈掐絲琺瑯獅子〉,出口的巨幅〈狻猊圖〉遙相呼應,既呼應中國傳統的辟邪意涵,也巧妙對映捷克國徽上的獅子,象徵勇氣與守護。展場設計本身,就是一次跨文化的隱喻。副院長余佩瑾介紹,展覽焦點之一是〈紫檀嵌瓷博古圖櫃〉,俗稱「多寶格」。其中收納七十餘件微型珍品:有結合鐘錶工藝的香水瓶,來自歐洲的貝殼,還有中國工藝小器物。這個「皇帝的玩具箱」不僅顯示清宮收藏的細緻趣味,更讓人聯想到歐洲貴族的珍奇室,正是18世紀中西交流的縮影。

另一件重量級展品〈清院本清明上河圖〉,則以1100公分的長卷鋪陳出清代畫師眼中的「盛世汴京」。數位互動桌與投影動畫,使歐洲觀眾不僅能細看畫中四千多個人物,也能身歷其境感受市井繁華。這既是一次藝術展演,也是一次時間旅行。「翠玉白菜」的首度歐洲行,無疑是捷克觀眾的第一扇窗。透過它,人們得以窺見中國人如何在一塊玉石中寄託對純潔與生機的寓意;透過〈透光古鏡〉,觀眾得以想像古人用光線投射花紋的神奇巧思;透過〈赤壁懷古〉,則能追隨文人墨客如何把戰場故事化為詩意傳承。這些文物,既是歷史的殘片,也是文明的說書人。它們不僅屬於故宮,更屬於人類共享的文化記憶。本展響應外交部與文化部推動的「2025歐洲臺灣文化年」,展期至12月31日。從布拉格出發,文物不僅在展廳裡低語,也在東西方之間搭起新的橋樑。正如展覽主題所言:「以文物說故事」,而這些故事,將在捷克聽眾心中留下長遠迴響。

#捷克國家博物館 #故宮
 #紫檀嵌瓷博古圖櫃
 #清院本清明上河圖

 ( NFG - NeoFashionGo www.neofashiongo.com )
 ( CWNTP - 華人世界時報 www.cwntp.net )
  ( EDN - 東方數位新聞- EastDigitalNews -  www.eastdigitalnews.com  )    

#NFG #流行電通 #NeoFashionGo    
#CWNTP #華人世界時報 #ChinaAndtheWorldNews      
#EDN #東方數位新聞 #EastDigitalNews    

東方數位新聞 EDN - .. '#'.. '#' -